萊切 0-2 AC米蘭(戰報)
體壇周報全媒體特約記者 小五
“是的,沒錯,這是一場令人信服的勝利。我們很好地控制了比賽,但對我們來說,沒有丟球是踢好我們這種風格足球的根本,而今天我們做到了。”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聽到這種傳統意甲式的發言了,特別是在AC米蘭球員的嘴里說出來。至少在上賽季,無論是豐塞卡還是孔塞桑,都沒有把“不丟球”當作首要任務,直到阿萊格里的回歸。
這當然說的是阿萊格里自己執教一期的時候,老一輩的球迷也會想起卡佩羅治下的紅黑軍團。只不過最近幾個賽季,米蘭是以另外的方式被人銘記的,皮奧利時期人們掛在嘴邊的“歐化米蘭”,打出了難得的華麗進攻。這幾年米蘭的代表是誰?是風馳電掣的萊昂、特奧,是舉重若輕的伊布,是力挽狂瀾的“美國隊長”普利希奇,卻鮮少提及防守球員。
這些在阿萊格里的球隊并不常見。最令人困惑的點在于陣型,如果將米蘭目前的手牌展開,你會發現,這是一套很適合4321/4231的配置,兩名新援埃斯圖皮尼安和阿特卡梅更擅長四后衛體系,中場人員豐富可以安排三人并排,或者一人前提形成三前腰,萊昂在左,普利希奇在右,一個突前前鋒,你甚至可以想象到這樣安排的進攻潛力。可阿萊格里偏不,硬要打三中衛,且不說四名中衛的儲備有點少,如果是352陣型,那么正經前鋒只有圣地亞哥·希門尼斯一人,萊昂需要重新適應位置和職責。
其實體育主管塔雷賽前就道出了玄機:“3個月前我們就和馬克斯(阿萊格里昵稱)進行了深入分析,現在看到對陣克雷莫納時丟掉的兩個球,我們又回到了上賽季的問題,當時丟球大多是注意力不集中和盯人不嚴造成的。因此我們決定更換陣型,以給球隊更多的安全感和保障。”阿萊格里賽后則說:“不是說我做了什么決定,而是相比雙前鋒,我更愿意在中場多加一個人,這樣就有四個。用這種陣型我們覆蓋得更好,場上平衡也更好。我們需要找到信心,而這種信心來自連續多場不丟球。”
可以看到,這既解釋了為什么本場米蘭用了一套接近361或3421的陣型,也同時解釋了為什么在四后衛和三后衛之間選了前者,因為防守更有保障。從阿萊格里簽約的那一天起,這支米蘭就成為了一支立足防守的球隊。
萊切同米蘭最近幾年的交鋒就是典型案例,同一塊場地,米蘭客場,前3次交手的比分分別是2比2、2比2和2比3,即便是最近的那場勝利,那也是先丟2球后完成的3球逆轉。那并不是一支擅長防守的球隊,但在上賽季,反復以相同方式丟球成了常態。阿萊格里二進宮的首場意甲以失敗告終,不過他還是努力改善了球隊防守,以一場零封宣布他不想在同一個地方栽兩次跟頭。
洛夫特斯-奇克的進球應該讓他感到高興,在首輪揮霍機會之后,球迷們蜂擁而上對主帥的用人提出強烈質疑,只有阿萊格里還相信奇克和福法納能貢獻賽季15球的說法。他對治下球員有著明顯的好惡,阿萊格里強調力量和速度,奇克剛好符合特點,盡管這名球員的缺陷也十分明顯。
阿萊格里需要面對的是,俱樂部給他球隊添置的并非他自己想要的,賽后他直言不諱稱,還不知道如何使用恩昆庫,但至少法國攻擊手還算有速度,過去在萊比錫也是一個前場大殺器。而米蘭目前的正選中鋒希門尼斯和速度、力量均不沾邊,而他相對擅長的“技術”,阿萊格里又并不特別看重,這加速了墨西哥人可能的離隊進程。
經過討論,希門尼斯已經被送上貨架,準備與羅馬完成和多夫貝克的互換,這是一次令人絕望的交換,雙方都認為該把當家射手送走,但來的人也并非優選。希門尼斯本場不可謂不賣力,但運氣較差,一個進球再次被取消。更要命的是,他已經失去了米蘭球迷最基本的信任,在完成進球后,他一口氣完成了三套慶祝動作,卻最終被告知VAR的殘忍決定。不過他的存在也不是毫無意義,至少他代表全隊向受傷的亞沙里送去了致意,也像是他本人的歉意,因為正是希門尼斯在訓練中與亞沙里相撞導致的慘劇。
僅僅兩場比賽,阿萊格里已經讓米蘭開始尤文化了——連續傳球減少,放棄一定程度的控球權,強調身體優勢,最終讓他等來了奇克的進球。在傷停補時階段,也就是俗稱的“阿萊格里秀”時間,米蘭獲得邊線球,阿萊格里突然爆沖,對想要快發界外球的穆薩怒吼:“喂!冷靜點!”最后時刻的冒失總會令阿萊格里抓狂,不丟球是他的足球信仰。球迷們,準備好迎接保守風格的米蘭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