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發布
北京時間5月20日,橫店國際高爾夫精英職業賽在細雨中的橫店禹山高爾夫球場迎來了第二個官方練習日。中國傳奇名將張連偉再度現身,為這項兼具競技與傳承意義的賽事注入了更深一層的價值。
作為首位在歐巡賽奪冠的中國球員,曾締造無數中國高爾夫球里程碑戰績的張連偉,去年首次參加橫店職業賽便為賽事帶來了廣泛的關注度。今年重返禹山,他雖然不再以球員身份參賽,卻以一種更加從容而深遠的方式,繼續書寫他與中國高爾夫球的故事。他的到來再次證明:真正的“巨人”從不離開。
“去年我第一次來禹山高爾夫球場,球道高低錯落,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張連偉說。今年重返橫店職業賽,這位60歲的老將也敏銳地觀察到了球場的諸多變化。“發球臺延長了,整體難度提升了,但球道養護依舊出色,依然是國內非常優秀的球場之一。”
雖然今年仍獲得了賽事外卡,張連偉卻選擇將這個寶貴的機會讓給更年輕的球員王首謙。“我希望年輕球員都能獲得更多、更好的參賽機會。去年我參加過橫店職業賽,知道這個平臺很有意義。這次我把外卡留給王首謙,他是一個很有實力、有前途的球員。今天我們一起下場練球,他的開球距離很遠,球質也很好,上周還拿到了中巡賽的單獨第二名。”
在張連偉看來,橫店職業賽有別于一般的中巡賽事,不僅僅因為它只邀請中巡排名前50位的頂尖球員參賽,還因為它是中巡獨立認證賽事中獎金最高的賽事之一,更重要的是它獨特的賽制設計,為職業和業余球員提供了難得的同場競技的機會。 “這種賽制本身就非常有意義,讓職業球員有機會與業余球員交流,切磋,這對推廣高爾夫、培養新一代選手非常重要。”
談到賽場難度,這位51歲時仍然能問鼎歐巡常青賽的老將也直言不諱:“禹山球場的巨大落差對職業球員是個不小的考驗。很多球員平時訓練和比賽的球場都相對比較平,而橫店職業賽要求你必須快速適應落差的變化才能打出好成績,尤其是今年球道總長度也增加了,對開球和攻果嶺的落點控制要求更高。能在這里打好的,一定是高手中的高手。”
張連偉特別提到,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年輕球員正在崛起,令人欣慰。“像吳阿順、李昊桐已經是我們的第二代代表了,更年輕的王首謙,包括去年在橫店職業賽奪冠的金子豪,這些球員打得越來越好,這種良性競爭就是我們中國高爾夫運動未來的希望。”
近幾年,張連偉雖然大幅減少了自己的參賽次數,但從未停止推動中國高爾夫球運動的發展。他始終扮演著中國高爾夫球“傳承者”的角色。從創辦“張連偉杯”青少年邀請賽,到在全國各地球場、練習場中推廣高爾夫運動基礎教育與公眾參與,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多年來的承諾。他說:“我一直認為,只有更多人了解高爾夫球、參與高爾夫球,中國的這項運動才能真正建立起長遠的發展體系。”
創辦于2021年的橫店職業賽,如今已成為中巡賽體系中最具話題性與成長性的賽事之一。賽事不僅聚焦競技水準,更以其開放包容的賽制設定吸引了廣泛關注:中巡排名前列的職業球員與通過各類渠道選拔的業余球員組成搭檔,參加“三合一”賽制——72洞的個人比桿賽、職業與業余搭檔的團體賽,以及業余選手的個人爭奪。這種融合式模式為國內高爾夫職業賽事開辟了一種全新思路,也進一步推動了職業與大眾之間的連接。
而張連偉,雖然不再是這個舞臺上的焦點,今年卻用更有力量的方式詮釋了“出場”,成為了點亮舞臺的一盞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