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王曉瑞深圳報道
劉誠宇有個響亮的綽號——大白,乍一看去,皮膚確實細嫩。但在足球場上,之于他的對手,“大白”可不是省油的燈。而相比朱鵬宇出自校園足球結合職業俱樂部梯隊的模式,劉誠宇幾乎是由體校制培養。也正因此,有很多人認為,劉誠宇是上海青訓領域數年難一遇的人才。
在很小的時候,大約七八年前,劉誠宇就榮膺上海市靜安區十佳運動員。還沒成年,在上海的青訓地盤,他的名聲已經十分響亮。但劉誠宇并非是上海人,原籍是鹽城市響水縣。“我兩歲就隨家人來到上海了,按現在的說法,是在靜安,但以前是算作閘北。”劉誠宇后來向記者證實。某種程度來講,他屬于新型上海人。
但實際上,直到前幾年,申花才把劉誠宇從靜安體校簽下,據說以前他還在江陰一中體校部練過球。“他在同年齡段太突出了。所以我剛接手球隊時,也很注意對劉誠宇的培養側重點與方向。”劉誠宇的伯樂之一,也是前申花U19主教練葉張根說。“實際上,俱樂部現在也會對他進行一定的評估,包括能夠達到什么高度。對于這樣有特點的球員,我們會有定向培養。”
與朱鵬宇不同,劉誠宇從一開始就被定義為中鋒苗子。特別是在上海,這種類型更不多見。“其實在他15、16歲的時候,他的身高和對抗就已經是比較出眾。過去我也帶過幾個年齡段球員,但像他這樣的中鋒還很罕見。”然而,讓葉張根欣慰的不只是劉誠宇的“硬件”,還有他的“軟件”:“他是一位很有想法的球員,包括對自己的職業規劃,還有目標都很明確。”在申花05年齡段之中,葉張根并不認為劉誠宇算是“活潑型”,但后者的心思頗為縝密:“可能每個人的表達方式不太一樣,劉誠宇更多是想要在場上證明自己的想法。”
也正因此,當最初接手申花05梯隊時,葉張根還是有一些重任在肩。“我們對于劉誠宇的培養方向,是要在風格上嘗試一些新的東西。”過去數年,本土中鋒大多數是朝著柱式中鋒模板發展,比如做球、反跑,然后前插。但對于劉誠宇,上海很多教練最初的認識,是他的游動性更強、靈活性更大。“他和那種傳統的柱式中鋒還是有區別的,其實我們在培養他時,也是希望他在場上踢球方式更多樣化一些。比如去前插邊后衛的身后,或者利用好兩名中后衛的空間。”
而實際上,目前在國青隊,久爾杰維奇讓劉誠宇訓練最多的,也是跑位。包括跑哪個位置,如何去跑,如何搶點。“最初在申花青年隊教給他這些東西時,他也不是非常明白,有過幾次試驗,感覺也不太好。但劉誠宇是一位學習能力很強的球員,他會在私底下找教練,探討場上專業知識,然后也喜歡看比賽錄像,再從訓練和比賽中不斷改變自己。”葉張根回憶道。也正因此,在進入申花一線隊,并在去年跟隨國青隊南征北戰后,他對劉誠宇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踢球方式方法更加合理,或者說是更有智慧,球商也在不斷提高”。
而在帶他3年的時間里,葉張根對于劉誠宇最深刻的感受,還是踢球的自信心。其實,“大白”在陌生人面前并不健談,“他剛來申花隊的時候,自信心并不是很強。來到一個陌生環境,又趕上了兩支隊伍合并,又有新的教練帶他,以往比較習慣的踢球方式肯定要有所改變。”但正如前文所述,劉誠宇的學習能力和適應力非常突出,某種程度來講,這也是他最近一兩年飛速發展的一個原因。
不過在葉張根來看,U20亞洲杯只是劉誠宇的一個起點,他會經常找到愛徒談心。“中國球員在關注度很高的情況下,容易自身把握不住,可能就會有些偏差。所以,還是腳踏實地,一步一步走好。”葉張根認為,至少在23歲參加奧運會預選賽之前,劉誠宇還需要一兩次進階的過程。“未來幾年對他來說還是比較關鍵,特別是回到俱樂部以后,職業聯賽和青少年比賽的性質還是不一樣的。所以,他仍需要在進階的過程中尋求更多提高。我也經常和他交流,要把姿態放低一點,讓心態更平和一些,未來還是得要一步一步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