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王曉瑞深圳報道
梅開二度,替補出場的朱鵬宇成為國青隊次戰(zhàn)風頭最勁的球員,然而這并不出乎人們的預料。早在去年,他就已在中甲屢建奇功。但在光鮮背后,更不為人知的是,朱鵬宇還是一位高材生。
走在大連,如果想要打探朱鵬宇的背景,就離不開一個字眼——“育明學子”。所謂育明,是指大連育明高級中學。差不多兩年前,朱鵬宇還就讀于這所高中,而且屬于全日制學生。每天下午,只有到三四點以后,他才可以離校前往大連青訓基地學球。那時,他已經是大連人U17梯隊的一員。而現如今,他已進入北京體育大學,而且還是通過全國考試錄取。
但起初朱鵬宇并不是踢中鋒的,反而司職前腰。他的身高也不突出,16歲時候還不到1米8。但在很多教練眼中,朱鵬宇就非常特別。
“我第一次見到他時,身體是非常小,還沒發(fā)育起來。在隊里屬于小個子球員。”朱鵬宇在大連人U17時,主教練正是前著名國腳張耀坤。作為很傳統(tǒng)的大連球員,他最初給朱鵬宇的定義是在10號位。然而一來二去,接觸下來,張耀坤發(fā)現了朱鵬宇身上的可貴之處。“他身材雖然很瘦小,但從小的技術能力很強,腳下能力非常不錯。而更關鍵的是他踢球聰明,這樣的孩子在大連還是很難得的。”
張耀坤最開始接手這批隊員,朱鵬宇并不是太突出。在球隊中被公認的球星,是他的同學曲格平:“大家當時都覺得曲的綜合能力更好,但朱鵬宇反而給我的印象很特別,在他身上,是有一種與眾不同的氣質。”時至今日,張耀坤都很難解釋這種感覺從何而來,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朱鵬宇的技術和意識,是成為他立足綠茵場的一個保證。“后來隨著身體能力有所提升,他不光是10號位,中鋒,邊前衛(wèi)他都能踢。他在青年隊時,可以勝任中前場任何位置。”
但這些條件在中國足球、乃至大連足球圈,也算不上太過突出。可有些球員的有些元素就是與生俱來的,甚至是天賦的一部分。
比如求勝欲。有一次張耀坤帶著U17青年隊,找到大連人U21約比賽,那時他剛接手隊伍,朱鵬宇作為05年齡段球員,是全隊最小的幾個人之一。跳級與比他大三四歲的球員們比賽,張耀坤當時就覺得,年齡差這么大,就別讓朱鵬宇踢了:“那時他身體還非常單薄,還只有16歲,所以我先保證球員不要受傷。”可讓這位前國腳沒想到的是,朱鵬宇賽后主動找到他:“張導,你是不是不喜歡我?為什么比賽沒讓我踢呢?”張耀坤回憶道:“我當時就跟他說‘這種對抗不適合你’。結果他還是很誠懇地表達了愿望,他說,張導,我挺想試一試。我當時就覺得挺難得的。”
幾天以后,兩隊再次交手,張耀坤給到朱鵬宇15分鐘上場時間,“他上場后,難免就被人踢,我們看到都很心疼。但他倒地以后,一句話都不說,我當時就覺得這孩子很特別。他心里面非常有愿望挑戰(zhàn)自己,他覺得你是比我強大,但我還要上去踢,我還得要提高。”張耀坤說:“他從來不會怕,不會因為對手怎樣有所畏懼。這就讓我覺得他很特別。我覺得這就是運動員的性格,有那種取勝的欲望。有些東西,后天培養(yǎng)可能會有一些改變,但更多是一種天賦。”
也就是在那時,張耀坤和他的教練團隊認為,只要朱鵬宇身體發(fā)育一起來,至少在國內同年齡段肯定是頂尖球員。“這是我們對他的一種認知。但換一種說法,像朱鵬宇這樣的球員,是很多教練都夢寐以求的弟子。”
也正因此,去年朱鵬宇帶領大連英博沖甲,總共打入5球、助攻4個,張耀坤并沒有感到意外。“他去年已經都19歲了,按我們踢球那個年代的情況,一名優(yōu)秀球員,到了18、19歲年紀,給他機會的話,他完全可以在聯賽中有好的表現。”特別是朱鵬宇的門前嗅覺,就拿對陣吉爾吉斯斯坦的第一個進球來講,張耀坤覺得這就是朱鵬宇式的射門:“有些球員到了門前,就是有一種冷靜和沉著,這些東西是可遇不可求。”
不過,現在的朱鵬宇畢竟還不滿20歲,還有很多地方有待提高。“我對他唯一的擔心,還是身體不夠強壯。在這一塊,他還沒有達到我們的理想值。但如果在未來1-2年,他的身體力量再好一點,我覺得他會比現在更出色。他還沒有完全發(fā)育成熟,還是有空間去提高。”張耀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