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謝銳報道 2022全國高考(甲卷)作文要求以《紅樓夢》大觀園故事為題寫一篇作文,給出的提示是,《紅樓夢》寫到“大觀園試才題對額”時有一個情節(jié),眾人給園中橋上亭子的匾額題名。有人主張從歐陽修《醉翁亭記》“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賈政認為“此亭壓水而成”,題名“還須偏于水”,主張從“瀉出于兩峰之間”中拈出一個“瀉”字,有人即附和題為“瀉玉”;賈寶玉則覺得用“沁芳”更為新雅,賈政點頭默許?!扒叻肌倍?,點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親之事,蘊藉含蓄,思慮周全。以上材料,或直接移用,或借鑒化用,或根據(jù)情境獨創(chuàng),產(chǎn)生了不同的藝術(shù)效果。
王國維《人間詞話》道出人生三大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用之于圍棋,便是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的三重境界。學弈之初,布局、定式無不是直接移用,照搬硬套,啟蒙老師教授棋之道,也是照本宣科,中規(guī)中矩,唯恐誤人子弟。
棋力稍高之后,便會發(fā)現(xiàn),高手們的著法并不循規(guī)蹈矩,掛角時他偏偏不應,而是脫先搶占大場;類似上世紀七十年代石田芳夫九段與聶衛(wèi)平九段進行“大斜”千變定式交接時,彼時老聶偏偏選擇閃過,不予纏斗,原來“大斜”也有“不變”之時?!按笱┍馈蓖夤斩ㄊ较铝松习倌?,結(jié)果吳清源突發(fā)奇想,為什么就不能內(nèi)拐呢?結(jié)果,一個老定式從此改頭換面。有趣的是,2015年第二屆百靈杯決賽第三局,“磨王”邱峻九段再度使出大雪崩外拐定式時,18歲的柯潔竟然沒見過,方寸大亂之下閃崩。
學弈者到了“見山不是山”的階段,即如“瀉玉”,全然不見了當初的“翼然”。一個AI時代的“羋氏飛刀”定式,年輕高手們就像比拼算力和體力一樣,不斷地推陳出新,注入新的變化,越整越復雜,越下越是面目全非,全然不見了當初的形狀。一個大型飛刀定式下完,四分之一棋盤滿滿當當,爭勝空間陡然變得促狹。
2018年世界大學生圍棋錦標賽在劍橋大學舉行期間,有歐洲大學生向常昊九段請教“羋氏飛刀”,想了解一下所有來龍去脈。常昊簡單擺了擺后笑道:“這個實在太復雜,而且還在更新中,建議你們業(yè)余棋手不要去學,沒必要。”
有人問晚年的紅學大家俞平伯如何評價《紅樓夢》,他淡淡地說道:“一本書而已?!睂暹€原本質(zhì)的意外不是人類,而是AI。“村正妖刀”大型定式下了這么多年,大家樂此不疲,業(yè)余愛好者背得頭暈腦脹,但AI實戰(zhàn)中一沖一打,刪繁就簡,輕松化解,高考題般的經(jīng)典定式原來可以這么下!“七子沿邊活亦輸”,多年來這也是鐵律,但AlphaGo在與樸廷桓九段之戰(zhàn)中起手便是二路連爬,還爬出了境界,亮瞎棋壇。自由的圍棋,全局的圍棋,平衡的圍棋,這些圍棋的本質(zhì)一經(jīng)AI喚醒,一如“沁芳”一樣令人如夢方醒,多年來人類作繭自縛,自設藩籬,卻忽略了圍棋自由無羈的初心。
從高考中的《紅樓夢》到圍棋本手、妙手、俗手,傳統(tǒng)文化的地位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這才是一盤真正的大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