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特約記者 茅為安
這次國際汽聯主席的換屆,恰好趕上該世界汽車運動管理機構因為F1的裁判機制而飽受質疑的時間點。所以趕在新賽季揭幕之前,國際汽聯、F1和車隊聯手解決了2021賽季暴露的另一個問題,那就是比賽“縮水”時,如何判定完賽和相關的積分。
去年在比利時斯帕的比賽,因為暴雨而嚴重推遲,最終只是在安全車帶領下,排隊跑了兩圈就草草結束。這樣的“比賽”顯然沒有受到參賽者和車迷的認可,何況還給出一半積分,不免引起軒然大波。
為此,經過F1委員會的討論,2022賽季競賽規則里針對比賽縮短做了相應的修改:只有當領跑賽車在非安全車帶領或沒有虛擬安全車情況下,帶著車輛完成兩圈的競爭,才能算作完成比賽。同時,在比賽沒有達到既定圈數的情況下,如何更公平地授予積分,也有了更合理的分配:
1) 比賽只完成2圈,沒有車手會獲得積分
2) 比賽完成2圈以上,但不到原定圈數25%,前五名依次獲得:6、4、3、2、1分;
3) 比賽完成原定圈數的25%,但不到50%,前九名依次獲得:13、10、8、6、5、4、3、2、1分;
4) 比賽完成原定圈數的50%,但不到75%,前十名依次獲得:19、14、12、9、8、6、6、3、2、1分。
雖然比賽“縮水”不會經常發生,但國際汽聯和F1必須在下一次意外來臨之前做好準備,才有助于讓車隊、車手和車迷對管理體制重建信心。
上賽季,F1引入的周六沖刺賽受到了歡迎,并且計劃在本賽季從三場增加至六場。不過,由于各支車隊對沖刺賽周末費用補償無法達成一致,這個擴張的計劃被擱置,仍然維持在三場,分別是伊莫拉、紅牛環和英特拉格斯。
周六總距離100公里的沖刺賽,決定的是周日正賽的發車順序。但很大程度上,整個周末賽制的改變,才是埋下不確定因素的主因。因為排位賽被改到了周五,在那之前車隊只有一個練習階段來準備賽車,而排位賽后就不能再修改調校。
更少的準備時間,意味著有些賽車無法調整出最佳性能,從而增加了排位賽、沖刺賽和正賽的不可預知性。在所有人都面對一輛嶄新、未被成熟開發的賽車的情況下,這個可變因素更加被放大。
事實上,今年沖刺賽的回報更大,從去年前三名分別得到3、2、1分,變為前八名依次獲得8、7、6、5、4、3、2、1分。此舉顯然希望調動車手和車隊的積極性,在20分鐘左右的時間里殊死搏斗一番,或許關鍵的得分將影響年度排名。
所有這些變化都讓2022賽季充滿了無數問號,當然所有人最關心的還是這10輛賽車以及20位車手能帶來怎樣的表現。還有不到20天,將慢慢揭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