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馬德興報道
中國女足3比2逆轉韓國女足,時隔16年之后重新登上了亞洲冠軍寶座,同時也是第九次拿下女足亞洲杯,繼續改寫了亞洲女子足壇的歷史。不得不說,中國女足在本屆亞洲杯賽上展現出了強大的精神屬性:三場淘汰賽全部都是在落后的情況下逆轉,最終笑到了最后!這也是中國球迷喜愛女足姑娘們的一個根本性因素。但是,僅有精神恐怕是遠遠不夠的,足球比賽最終還是需要通過技戰術來把這種精神層面的東西展開出來,才能贏得最終的勝利。而今天這場冠亞軍決賽中,主教練水慶霞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展現出了她作為主帥對整個局勢的判斷力以及應變能力,最終導演出了這場逆轉的好戲。
相信賽前很少有人會想到中國女足會在半場結束之后以0比2落后,畢竟中國女足的整體實力并不在韓國女足之下,但半場0比2的比分著實令人有些泄氣。而下半時一開始,中國女隊主帥水慶霞就直接將442陣型中的右路兩位首發球員全部換掉,將10號張馨以及20號肖裕儀替換出場,同時將上半時司職中前衛的23號高晨拉到右后衛位置上,讓張馨司職中前衛,肖裕儀則是同位置換下的吳澄舒。這當然也是針對中國女足在上半時所表現出來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
不過,下半時開始后15分鐘,中國女足在場面上并未有太多的改觀,比分也依然還是0比2。在這個時候,水慶霞做出了一次更為關鍵性、甚至可以說是決定性的調整,就是用19號張琳艷換下7號王霜!這么說,并不是想要否定王霜,而是因為王霜先前在對陣日本隊比賽之前的訓練中受傷,導致缺席了對陣日本隊的比賽。經過幾天的休整之后,王霜的情況有所好轉,而且有強烈的請戰欲望。但是,傷病顯然影響到了她的發揮。在她被換下場之前,王霜的技戰術水平發揮顯然不如其沒有受傷之前。
而在王霜被替換下場之后,我們可以看到:水慶霞還做出了一個很關鍵的調整,就是將先前因為傷病而被迫改打中后衛的11號王珊珊從后防線上“解放”出來、重新推到鋒線上,中國女足的整體隊形由先前的442轉換為352、或343,改打“三后衛”戰術。此舉所傳遞的信息非常明確,就是全力以赴進攻!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接下來的比賽中,中國女足完全掌握住了場上的形勢,不斷地圍攻韓國女足禁區、令韓國女足很難有喘息機會。恰恰是因為忙中出錯,韓國女足的后衛李永周在禁區內手球,送給了中國女足一次絕好的點球機會。唐佳麗抓住機會,為中國女足追回1分。這極大地鼓舞了中國姑娘們的士氣,僅僅4分鐘之后,又是唐佳麗從右路的突破,傳中后點,替換王霜出場的張琳艷頭球將比分追平。
2比2的結果,令中國女足姑娘們完全釋放了壓力,從而更進一步掌控了場上的局勢。于是,也才有了傷停補時第3分鐘肖裕儀的絕殺!而助攻肖裕儀絕殺的,恰恰又是被推到鋒線上的王珊珊,當然更包括先前一系列的隊友的傳遞。
中國女足三個進球特別是后兩個進球,全都可以看到主教練水慶霞比賽中指揮的影子!僅僅只有精神、只是拼命,而沒有技術、戰術以及臨場指揮與調度作為基礎保障,中國女足恐怕很難能夠在下半時30分鐘內實現大逆轉!而這恰恰就是主帥功力的體現。一名教練員合格與否、優秀與否,更多地還是體現在臨場指揮及調度上。
而且,對照10個月前的奧運預選賽,同樣都是中韓對決,我們可以注意到:中國女足在東京奧運會預選賽中取得出線,靠的是體能,兩個回合的比賽中,中國女足更多地是靠王霜的個人演出,實現對韓國女足的逆轉。而此番在印度的女足亞洲杯決賽中,我們看到:中國女足逆轉除了精神層面的力量之外,更多地靠的是整體技戰術方面的變化。這才是足球發展的本質!
女足重新問鼎亞洲杯,希望是中國女足復興所邁出的第一步。接下來,中國女足依然還有很艱辛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