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李婷
五十年前,中美乒乓外交以小球轉動大球,打開了中美兩國人民友誼的大門;五十年后,中美兩對跨國混雙組合攜手征戰休斯敦世乒賽,延續著體育外交的力量。在今天中美組合首次進行合練后,中國乒協主席劉國梁接受采訪時表示:“世乒賽的賽場不僅僅能展現競技的魅力,也能將和平友好演繹給中美兩國觀眾。”
這是世乒賽首次落地美國,當國乒抵達休斯敦后,劉國梁思考:在乒乓外交五十周年后的現在,如何在前輩夯實的中美友誼的基礎上,再深一步地通過體育賽事、體育活動、民間活動來增進兩國的友誼?基于此,中國乒協聯合美國乒協向國際乒聯提出混雙中美跨國配對的建議,兩對中美跨國組合林高遠/張安、王曼昱/卡納克應運而生。
北京時間11月23日上午,中美組合進行了首次合練,兩對組合打了兩局比賽,結果是1比1平,此外,中美兩支隊伍還互相交換了球衣。結束合練后,林高遠和華裔美國一姐張安也分享了彼此搭檔配合的感受。
因為張安中文很好,所以林高遠覺得兩人交流沒有問題,能夠在技戰術上有很好的溝通,而能夠和美國選手搭檔,他覺得意義重大,能夠見證這一時刻也非常開心。而張安則被林高遠的球技“折服”了:“訓練中有很多球我覺得是回不過去了,但林高遠都能很好地處理,這讓我很驚訝,我覺得可以和他學到很多。”
至于為什么會選擇林高遠與王曼昱來和美國選手搭檔參賽,劉國梁表示:“他們都是非常優秀的選手,林高遠是左手,雙打能力強,和張安配比較合適,曼昱單雙打能力都很強,和卡納克年齡差不多,球風也相近,所以也會比較好溝通,這兩對組合還是具備一定沖擊力的。”
為了讓跨國組合能夠進行更有效的訓練和比賽,中美會各出一個教練,這樣在語言上能夠讓雙方有良好的交流溝通,在場外指揮上盡可能做到最好。作為促成這次中美配對參賽的關鍵人物,劉國梁希望兩組球員可以用他們精湛的球技,吸引兩國更多的球迷觀眾共同加油鼓掌。
“這次世乒賽意義不一般,因為除了是一屆世乒賽外,還是中美乒乓外交五十周年,五十年前,我們前輩在中美乒乓外交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五十年后我們怎么去延續?就想通過這次比賽配對中美兩對混雙展示給世界,體現體育外交的力量和影響力。”
其實這并不是中美兩支隊伍的首次合作了。2019年布達佩斯世乒賽的賽前適應訓練中,劉國梁就率領國乒眾將與美國隊一起拍了合照,進行了合練,2019年夏天,中國乒乓球隊也在2019夏天,中國乒乓球隊也前往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與美國隊共同訓練,奧運冠軍丁寧、許昕還代表國乒與當地大學生運動員進行了友誼賽。
五十年前的1971年名古屋世乒賽,在一次訓練結束后,美國球員科恩錯上了中國隊的大巴車,莊則棟主動走上前去與他握手,并通過翻譯與他交談。隨后,莊則棟向這位美國選手贈送了一面繡有中國黃山風景圖的織錦,并在班車到站后,與科恩微笑著下車,誰也沒想到這一幕就此開啟了中美乒乓外交。
五十年后的2021年休斯敦世乒賽,原本國乒報名了兩對混雙組合王楚欽/孫穎莎和林高遠/王曼昱一起參賽,但最終促成了林高遠/張安和王曼昱/卡納克中美組合將攜手征戰,全新的中美跨國組合也將在賽場內外奏響新時期乒乓外交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