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小中報道
在五大聯賽中,英超是當之無愧的老大。這一點,從上賽季歐冠聯賽冠亞軍由英超球隊包攬就可見一斑。目前,英超正在跟轉播商談判國際轉播權合同,基本上已經談妥。2022/23賽季至2024/25賽季,3個賽季,英超的國際轉播權將賣到116億歐元,相當于140億美元。
這一合同簽訂后,英超與另外4大聯賽之間的轉播權收入差距會進一步拉大。其他4大聯賽不見得會更窮,但英超聯賽肯定會更富。
有意思的是,盡管是最富的足球聯賽,英超卻是分配最公平的聯賽。在英超,70%的收入是在各俱樂部中間平均分配的。另外30%的收入如何分配,取決于每支球隊在各項賽事中的成績和排名,也取決于收視率。在英超,不會出現嚴重的貧富不均,而是有錢大家賺,大家分,大家一起進步。
而在其他4大聯賽,財富的分配卻向大俱樂部傾斜,它們可以單獨談判電視轉播權合同。蛋糕的大小是一定的,或者說至少是有上限的。大俱樂部要得多了,小俱樂部分得的自然會變少,因此貧富不均的現象會加劇。
財大氣粗,口袋里有錢,英超球隊花起錢來自然會更大方。2021/22賽季,英超球隊引援支出高達15.5億美元。排第二的是意甲,6.4億美元。排第三的是西甲,3.4億美元。
自己能創收,再加上美國和阿拉伯投資者的投資,相比其他4大聯賽,英超商業模式越來越成功,也越來越有錢。西甲之前幾年花天價引援,但效果卻不佳,又受限于財政公平政策,不能多花錢。西甲先是失去了C羅,之后又送走了梅西,它已經喪失了之前十多年所保持的相對于其他4大聯賽的優勢地位。
意甲正從貪腐和黑哨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中走出,它似乎正經歷著真正的復興。意甲不再只是尤文圖斯,國際米蘭恢復了力量,AC米蘭也顯示出越來越有競爭力的跡象,就連那不勒斯也想分庭抗禮。不過,與英超的快速增長比起來,意甲的復蘇還遠遠不夠。
德甲和法甲有著不一樣的問題,經濟實力分別集中于拜仁慕尼黑和巴黎圣日耳曼兩支球隊。它們吸收了幾乎全部的金錢,留給其他球隊很少一點。單個而言,拜仁和大巴黎可以在歐洲逐鹿。但實力遠遠高出本國對手,它們在國內沒有競爭者,一路平趟。由于國內賽事爭奪太不激烈,令人失去了興趣。
在經濟收入上,英超遙遙領先。西甲2019/20賽季至2023/24賽季的國際轉播權,5個賽季,賣了52億美元。英超一個賽季的國際轉播權收入,就相當于46.66億美元,只比西甲5年的收入少一點。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英超國際轉播權收入的增加,與美國市場的興趣大增有直接的聯系。目前,英超在美國的轉播權屬于NBC電視臺。NBC與英超簽訂的第一份美國國內轉播合同開始于2013年,3年合同,總金額為2.5億美元。2015年8月,雙方簽訂了第二份合同,2016年至2022年,6年合同,總金額為10億美元。現在,迪斯尼、華納媒體和CBS電視臺都對英超轉播權感興趣,英超決定“拍賣“英超美國轉播權。
除了在美國,英超轉播權在澳大利亞也賣得價格不菲。現在的轉播商是Oputs電視臺,但Stan Sport、Paramount+電視臺和亞馬遜也對英超轉播權發生了興趣。在中東,Bein電視臺花4.5億美元買下英超轉播權。法國Canal+電視臺續簽合同,花了3億美元買下在法國、捷克和斯洛伐克的英超轉播權。在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時和德國,英超轉播權賣給了意大利天空電視臺、DAZN電視臺、ELEVEN Sports電視臺、Telenet電視臺和德國天空電視臺。
NENT(Nordic Entertainment Group,北歐娛樂集團)花了32億美元買下了直到2028年的英超轉播權。通過一個平臺,NENT向瑞典、丹麥和芬蘭轉播英超的比賽。考慮到上述北歐3國只有2800萬人口,32億美元實在是太貴了。因此,NENT正在與荷蘭、波蘭、愛沙尼亞、立陶宛和拉脫維亞的電視臺談判,想把英超轉播權分銷給它們。
英超國際轉播權能賣到140億美元,在英國國內,賣給天空體育、BT(英國電信)、BBC、亞馬遜的轉播權收入為67億美元。兩項加起來,英超的國內國際轉播權總收入超過2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