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王勤伯
為科曼辯護的人,永遠可以找出很多理由, 如一片忠心赤誠,或者責任在俱樂部不在教練組。就像在這場巴薩與皇馬的大戰以后,“護科派”同樣可以搬出各種理由:年輕球員需要成長,巴薩也創造了不少機會,球員還不夠成熟,沒有把握好……
這些人忽略了很多基本的事實,例如在這場比賽中,皇馬其實擁有很多次2比0的機會,而且都是絕對的機會,只是到了最后時刻,才終于把握住一次。如果雙方機會把握能都更好一些,巴薩可能會在某個時刻扳平,而皇馬可能實現大比分的屠殺。
真的問題是,為什么科曼的球隊在連續2個賽季面對強隊(不止是皇馬)都是同樣的表現:進攻的時候似乎也挺有決心,但就是一片鬧哄哄,沒有效率也沒有結果,倒是對手可以非常安靜、耐心、有效地抓住巴薩的漏洞進行打擊。
這是少兒足球和成年足球之間的差距,是二流聯賽和一流聯賽之間的差距。科曼的理念始終停留在阿賈克斯青訓系統里,讓年輕人上,告訴他們進攻的時候放開手腳不要瞻前顧后,在實戰中去鍛煉自己。然而,這種理念早就已經落伍,這是為什么阿賈克斯青年隊看上去每年都有幾個妖人,最后出來的沒幾個,滕哈赫并非阿賈克斯嫡系,他已經執教阿賈克斯多年,一線隊現在依賴的是塞爾維亞、巴西和法國前鋒。
今天的最頂級足球賽事,不僅需要進攻的決心和勇氣,還需要智慧。這種智慧不僅體現在進攻組合的精巧,還在于進攻的時候能夠保持最好的緊湊感,如果不能一擊斃命,要確保自己不是那么容易受到攻擊。這方面,無論克洛普、瓜迪奧拉還是圖赫爾、安切洛蒂,都給出了很好的例子,每個主教練對進攻和防守分量的側重點不一樣,但理念都是一樣的:攻中有守,守中有攻,彼此保持兩者的統一而不是割裂。
科曼的球隊不是重攻輕守的問題,荷蘭足球也不是重攻輕守的問題,如果認為荷蘭人不愛防守,這肯定是誤解。而是科曼的這一套足球理念,進攻和防守割裂太厲害。這是為什么科曼的巴薩打強隊,總是好像他們在很認真地想進攻,但受傷害的卻是自己。
那么,如果科曼堅持這樣做,能不能培養出一批優秀的年輕人?這似乎是沒有先例的事情,世界上從未有過一個豪門可以拿不止一個賽季去給年輕人進行鍛煉,然后突然一天就宣布自己煉成了神功。尤其是年輕球員本身在成長中的淘汰率很高,一些剛亮相時讓你眼睛一亮的小孩,需要經歷過身體、心理等多方面的考驗才能成熟為發揮穩定、表現始終出色的球員,集體成才的童話,在今天的足球世界里是不存在的。
而且,讓一個理念停留在少兒足球層面的教練去栽培年輕人,到底是浪費還是利用真的很難說。巴薩如果真的想創造童話,也應該聘用那些富有革命和新潮理念的教練,像博德閃耀的克努特森——讓科曼去帶博德閃耀的年輕人,他一定無6比1大勝穆里尼奧的羅馬,讓克努特森來帶巴薩,說不定能夠創造些許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