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原創
今天,中國足協在北京召開通氣會,向外界介紹職業足球聯盟籌備的情況。其中最為引人矚目的,是足協在會上官方宣布,不再持有中超股份,下賽季將只行使監督權,這也意味著,醞釀已久的職業足球聯盟已接近成型......
對于未來即將成立的中國足球職業聯盟,中國足協秘書長劉奕表示:對于中國足協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放權,中國足協要放權。充分放權、充分放手。中國足協不再持有職業聯盟的股份,平時的運營權、管理權、權益分配交給聯盟,日常運營完全交給聯盟,足協只是重大事項進行監管。足協在聯盟董事會擁有一票否決權,只能在重大事件上擁有一票否決權,但不參與日常運營。中國足協和聯盟的關系,既是平級合作關系又是市場上的競爭關系,我們會全力支持聯盟茁壯成長,從而成為中國足球發展道路上最關鍵的決策平臺。
劉奕還對中超擴軍的話題進行了表述:“如果不把守政策的延續性,改革就都付之東流。升降級絕對不變,下個賽季絕對不會擴軍,如果擴軍至少會提前一個賽季向公眾公布。”
在會上,俱樂部方面也表達了自己的心聲,來自廣州富力俱樂部的籌備組成員黃盛華表示,希望聯盟的成立,能讓中超聯賽的運營真正走上正軌,讓俱樂部得到直接的回報:作為中超俱樂部,沒有一個企業愿意承受沒有回報的投入,沒有一俱樂部愿意不斷無休止的只是投錢。未來職業聯盟最重要就是與足協思路完全一致,足協需要聯賽培養出更好的球員,而俱樂部投資人也希望能夠得到回報,未來的職業聯盟越來越火爆。
這也就意味著,醞釀已久的中國足球職業聯盟接近成型。事實上,早在2015年,便有人提出了中國足球職業聯盟的概念。2017年,時任足協副主席于洪臣與時任上海上港集團黨委書記陳戌源等多家俱樂部管理層召開會議,詳細商討中國足球職業聯盟的成立事宜。不過由于種種原因,這一事宜一直被束之高閣。而在陳戌源上任足協主席后,該事宜再一次被提上日程。
據了解,聯盟將與足協基本實現脫鉤,并成為與中國足協平行的一級社團法人組織,俱樂部將在聯賽的各項事宜上獲得更多自主權,并獲得更多直接收益。中超公司、中超聯賽部等部門成為歷史,中國足協員工也將不會在該聯盟進行兼職。如果這一計劃得到實施,中國足協將真正由聯賽的參與者、管理者完成向監督者的轉變。
除了最受關注的職業聯盟問題,足協還介紹了包括解決球員信心問題在內的接下來重要的12項課題與工作:健全完善各級競賽體系;推動各級職業聯賽與足協杯;推動青少年足球發展;推動各級國家隊建設;加強足球人才培養;加強體教融合;簽頭撰寫中國足球白皮書;加強裁判體系建設;推動社會足球發展;加強地方協會作用;加強市場開發;解決球員限薪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