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軍戰對攻是主流 英比今夜也將掀進球狂潮?

體壇+記者孔陽報道
一直以來,世界杯的三、四名決賽就被人們稱之為雞肋之戰。很多球隊都會在這場比賽當中大面積輪換,讓球隊當中此前沒有上過場的球員感受一下世界杯的氛圍。
不過,這樣的比賽雖然聽起來雞肋但卻不會索然無味。自從1934年至今,世界杯三、四名決賽已經進行了18次,共計打進71球,場均進球接近4球,幾乎是其他比賽進球數2倍。既然進球這么多,經典之戰的數量自然也不會少。
1934年,世界杯第一次舉辦三、四名,在這場比賽之中,德國隊與奧地利隊合計打入5球,為后來的世界杯三、四名決賽奠定了基調。1938年,巴西與瑞典相聚在世界杯的三、四名決賽當中,此役瑞典先進兩球,但巴西卻在后面的比賽之中奮起直追,最終以4比2的比分取勝。
二戰結束之后,世界杯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職業球員的個人能力也越來越強。1958年世界杯,西德與法國在世界杯決賽狹路相逢。在這場經典的三、四名決賽之中,法國隊最終以6比3的比分擊敗了西德,來自蘭斯隊的射手方丹更是完成了大四喜。也正是憑借著那場比賽的出色發揮,他以13球的成績成為了1958年世界杯金靴獎的得主。至今,方丹仍舊是一屆世界杯進球最多的球員。
6、70年代,世界杯的三、四名決賽略顯平淡,但從80年代開始,三、四名決賽再度變成了進球盛宴。1982年,波蘭隊上演過6分鐘連入3球的好戲;1986年,比利時與法國一同制造了6個進球;1994年,瑞典隊則是在玫瑰碗以4比0的大比分擊敗了保加利亞隊。
進入21世紀之后,對攻依舊是三、四名決賽的主題。韓日世界杯,土耳其與東道主韓國在三、四名決賽相遇,哈坎·蘇克在比賽開始之后僅11秒便取得進球,最終助土耳其以3比2取勝。2010年南非世界杯,德國與烏拉圭打得難分難解,在比賽的最后時刻,弗蘭仍有用任意球扳平比分的機會,但最終德國人還是以3比2的比分笑到了最后。上一屆世界杯,雖說荷蘭隊是以3比0取勝,但從場面上來看,東道主并不完全處于下風。
綜合過往的歷史來看,對攻似乎才是三、四名決賽的主流。不出意外的話,今晚這場比利時與英格蘭之間的交鋒,也會是一場進球大戰。
雖說在之前的半決賽之中,比利時隊英格蘭隊雙雙輸球,但迄今為止,他們兩隊分別打進了14球與12球,是世界杯32強當中進球最多的兩支球隊。比利時隊擁有夢幻般的前場陣容,英格蘭隊則是在定位球上進球率極高。在雙方小組賽碰面的時候,比賽因為種種原因踢得有些沉悶。可此番再度交鋒,他們的勢必都會徹底放開手腳,全身心投入進攻。
更值得一提的是,凱恩與盧卡庫如今是射手榜的前兩名。本場比賽的走向,其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金靴的歸屬。當兩支球隊都渴望進球的時候,這場比賽一定精彩非凡。從這一角度來看,今夜的這場英比大戰必定將成為決賽之前最好的開胃菜,也有可能在日后成為世界杯的經典對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