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達爾小威注定難奪澳網?歷史顯示空降奪冠有點難

體壇+特約記者弈桑報道
今年澳網傷兵滿營,現在看來,很多名將即便能夠參賽,很可能也是采用零熱身空降的方式,那么如果能趕得上參加,他們奪冠的幾率又怎么樣呢?
從最近五年的情況來看,最終在澳網奪冠的選手,無論男女,都至少參加了一項熱身賽。去年的澳網冠軍費德勒和小威,雖然沒有在熱身賽奪冠,但他們分別在珀斯和奧克蘭練了練手。所以對于今年這些遲遲不肯出來露面的選手來說,想要空降澳網奪冠?至少歷史告訴你,這真的很難。
本周沒有比賽的這幾位選手當中,目前德約科維奇宣布要參加下周的庫楊精英賽,雖然這項賽事已經衰落,不過至少也能起到一個熱身的作用。至于納達爾、瓦林卡加盟的“超級搶十”,更像是一個游戲,究竟能起到多大熱身作用還未嘗可知。
相比之下,小威廉姆斯和穆雷的情況就更加復雜一點。小威雖然上周和奧斯塔彭科打了一場表演賽,但畢竟只有一場,況且還輸掉了,看起來她產后恢復情況也不如預期。而穆雷在退出布里斯班之后,甚至傳出來有可能手術的消息,澳網前景更加暗淡。
事實上,“空降澳網”不過是一個偽命題,關鍵要看以哪種方式空降。目前這幾位,基本都是傷后或是產后復出,更多是出于一種被動的無奈,而不是主動的保持精力和體能。即便到時候勉強空降,他們的奪冠前景恐怕也要打上折扣,所以,很可能今年的冠軍還是會從參加熱身賽的這些選手中誕生。
和另外三項大滿貫不同的是,澳網并沒有一個具有象征意義的所謂“風向標”,無論是表演賽霍普曼杯,還是幾項亞洲的熱身賽,還是澳洲的幾項賽事,由于級別都比較低,球星分散程度較高,所以沒有哪一項具有十分權威的指標性意義。
不過,近幾年來,由于布里斯班站的陣容級別逐年走高,這一站的冠軍愈發不能小覷,即便不能最終奪冠,創造佳績還是大有希望。比如去年的冠軍迪米特洛夫和普利斯科娃,就分別在澳網打入了四強和八強,創造了個人澳網最佳戰績,今年他們能更進一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