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克奪冠創三項美國紀錄 巴黎再成為“小人物”天堂

體壇+特約記者弈桑報道
雖然巴黎大師賽常常因為名將退賽、冷門迭爆而被冷嘲熱諷為“最水大師賽”,然而和其他大師賽總是上演千篇一律的“四人轉”不同,巴黎總能帶來別出心裁的劇情走向:在這里每年有多少人為了總決賽席位而慘烈廝殺,也見證了多少人拿到生涯最重要第一個冠軍。這里走出了多少天道酬勤,又寫出了多少勵志傳說,“神奇”已經成為巴黎的又一個標簽,演繹了巨頭之外故事的另一個版本。
而今年,這個故事的主角叫做索克。在來到巴黎之前,他在所有仍保留晉級倫敦總決賽資格的選手里排名只能墊底,希望是最渺茫的,幾乎只存在理論上的可能。然而巴黎的神奇在這個時候開始一一顯現,各個競爭對手在遇到他之前都“恰到好處”的先后出局。
而比起他的那位三進大師賽決賽均失利的同胞伊斯內爾,索克可要幸運多了,畢竟他不用像伊斯內爾那樣面對納達爾、費德勒和穆雷,而是排名第77位、只是第5次打大師賽的克拉吉諾維奇。最終索克在只有奪冠才能前往倫敦,這“華山一條路”可以走的情況下,搭上了前往倫敦的末班車!
索克不但是生涯首捧大師賽桂冠,同時他的世界排名也將首次躋身前十。他成為本世紀繼格羅斯讓、亨曼、伯蒂奇、達維登科、特松加、索德林和費雷爾之后,第八位在巴黎收獲大師賽處女冠的球員。他也成為繼亞歷山大·茲維列夫和迪米特洛夫之后,本賽季誕生的第三位“新大師”,三位選手都是90后!
這一場比賽的勝利,還讓索克同時刷新了三項“美國紀錄”:他成為2010年羅迪克在邁阿密之后,首個奪得大師賽冠軍的美國人;1999年的阿加西之后,首個在巴黎大師賽奪冠的美國人;還是2011年的費什之后,首個進入年終總決賽的美國人!美國男網在沉寂了這么多年之后,終于看到了一絲曙光,因為比起早就進過TOP10的伊斯內爾,還有今年第一次打入大滿貫半決賽的奎雷伊這兩位30+的老將,25歲的索克顯然更能代表美國網球的未來。
看到這里,你是不是也開始對巴黎大師賽刮目相看?這項舉辦時間看起來先天不足,巨頭統治力又最弱的大師賽,卻也因此而變得懸念迭出張力十足,不失為競技網球的另一種魅力。那么2018是巨頭們上演英雄歸來,還是索克們繼續創造小人物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