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有青云之志卻無大心臟 哈勒普屢失良機何去何從

體壇+特約記者亦景報道
連續3年,在年終總決賽的舞臺上手握出線主動權卻黯然出局;連續3次,在距離世界第一只差一場勝利的時候吞下敗仗;連續兩次,在大滿貫決賽苦戰到決勝盤告負……對于現世界第一哈勒普在諸多重大時刻的失利,也許很多球迷都已經麻木。但對于有著奪取大滿貫這樣青云之志的羅馬尼亞人來說,這樣屢次三番的重大比賽失利或許已經成為她的最大心魔,不突破職業生涯很可能會被桎梏。
回首歷史,我們可能都找不到在尋求大滿貫以及世界第一道路上走得如此艱辛的前車之鑒。揚科維奇、薩芬娜以及沃茲尼亞奇等人雖然至今也沒有大滿貫,但她們的世界第一之路可遠不如哈勒普艱辛,克里斯特爾斯在拿下第一個大滿貫冠軍之前經歷了四次亞軍的等待,但2003年她在巡回賽的成功讓世界第一的頭銜來得異常輕松。
反觀哈勒普,在世界第一以及大滿貫這兩大成就面前,她仿佛西天取經的孫悟空,要遭受九九八十一難才能修成正果。在她三次距離世界第一都只差一場勝利但全部失利后,網友都忍不住拿鷹眼挑戰出界的圖來開她的玩笑。
不過玩笑歸玩笑,哈勒普的這些失利還是需要從她自身找原因,細數這些敗仗,我們不難發現她輸的對手既有莎拉波娃這樣功成名就的全滿貫球員,也有奧斯塔彭科、穆古拉扎這樣成名比她晚的年輕球員,更有孔塔這樣的準一流選手。由此可見,阻擊哈勒普的人并非全是不可戰勝的名將,其中有一些敗仗完全是心理因素作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今年法網決賽輸奧斯塔彭科、溫網1/4決賽輸孔塔以及辛辛那提決賽遭穆古拉扎血洗。
至于在年終總決賽的賽場上,作為防守反擊型球員的哈勒普近三年在事關出線的關鍵戰中分別輸給了拉德萬斯卡、齊布爾科娃和斯維托麗娜,可見哈勒普在對陣頂尖型防守球員和頂尖進攻球員時全部不占優勢。拉不開實力上的差距,又無法在心理上讓對手犯怵,哈勒普想要在大滿貫中有所作為實在是難上加難。
確實,相較于小威、莎娃以及阿扎這樣的大滿貫冠軍+世界第一得主,哈勒普的性格里缺少了霸氣的成分,相較于科維托娃、穆古拉扎這樣的90后大滿貫冠軍,哈勒普又沒有一擊致命的殺板。女子網壇正在往越來越暴力的方向發展,97后的奧斯塔彭科、萬卓索娃都是暴力進攻的代表。在90后轉眼就要變成老將的年代,哈勒普的前途確實值得擔憂,她的大滿貫夢想也變得撲朔迷離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