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轉會首單縮水8000萬 捆綁銷售的亞泰“裴”了?

體壇周報記者肖良志北京報道
天津權健老板束昱輝兌現自己在2月27日壯行會期間的諾言,在夏季轉會期將長春亞泰球員裴帥買入。在內援轉會費限額為2000萬元的情況下,裴帥的轉會為捆綁模式:2000萬現金+一名普通球員+一名U23(21歲以下)。這種捆綁銷售,過去其實比較普遍,新形勢下有望成為國內有價值球員的轉會主流。
93年出生的裴帥,曾經是長春亞泰的重點培養,他一度擔任國青隊的隊長,是國家隊未來的主力后腰人選。遺憾的是,裴帥后來的職業道路出現一些波折,荷蘭人里克林克與他鬧翻,最終把他趕出了國青隊。在長春亞泰的這些年里,時好時壞,始終沒有成為絕對的主力與核心。即使如此,裴帥依然是多家俱樂部角逐的對象,如果放在以往,他的身價破億幾乎沒有任何問題。
天津權健隊裴帥覬覦已久。賽季初,束昱輝就打算把裴帥招致麾下,因為亞泰俱樂部的計劃中有裴帥的位置,就沒有放行。束昱輝沒有放棄努力,在2月27日的壯行會上明確表示要在夏季全力引進裴帥。巧合的是,亞泰此前的主帥李章洙沒有把裴帥排進自己的主力陣容,天津權健擁有了夏季轉會引進裴帥的機會。
然而,中國足協一紙內外援轉會調節費的通知,打亂了雙方的談判進程。如果天津權健只是購買裴帥,長春亞泰只是靠裴帥增加轉會收入,天津權健就必須上交不菲的調節費,因為超過了2000萬元,這筆錢不會返回到天津權限搞青訓。長春亞泰也考慮到了這一點,本著為天津權健節省資金的想法,提出讓天津權健支付2000萬現金,然后捆綁一名普通球員外加一名U23球員(因為長春亞泰還有一個普通球員名額,U23球員實際上就是21歲以下球員)。
盡管是為天津權健考慮,權健方面對于U23球員的捆綁很是為難。在亞泰明確表示放行裴帥之后,一直沒有官方宣布裴帥轉會,就是因為權健還在考慮是否接受U23捆綁條款。6月22日,雙方在這一點上基本達成一致。
這種捆綁銷售方式,在中國足壇以及世界足壇其實比較普遍。廣州恒大引進青島中能鄒正的時候,青島中能的捆綁條件就是“2600萬現金+一名球員”。畢津浩從河南建業轉會到上海綠地申花的時候,捆綁條件就是“8000萬現金+2名年輕球員”。這是一種雙方共贏的轉會模式:付出現金的俱樂部,得到了想要的排入陣容中的球員;輸出球員的俱樂部則增加了青少年后備人才(通常情況下都是捆綁青少年球員)。
因此,在內外援轉會調節費新政下,上述捆綁銷售模式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當然,這種模式能否成為國內球員轉會的主流,還要看具體的轉會案例。要想成為主流,取決于如下幾個條件:一是輸出球員的俱樂部只拿現金的愿望不是很強烈,需要對方捆綁球員來增加自己的板凳厚度或者青少年后備力量;二是輸入球員的俱樂部有足夠的球員或者青少年球員捆綁銷售。上述兩個條件,缺少一個條件,都無法進行捆綁轉會。
對于那些真正財大氣粗的俱樂部來說,也許不會在乎幾千萬甚至是上億元,他們還會任性下去。對于大多數俱樂部來說,還是需要考慮成本,國內球員的轉會市場肯定會比以往冷清。能夠完成的轉會,可能更多的是和裴帥一樣的捆綁模式。果真如此,即使轉會的案例不多,也可以稱作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