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單決賽反襯中國選手的強大 日本想逆襲絕非易事

體壇+特約記者張賓報道
杜塞爾多夫世乒賽,丁寧在女單決賽中4比2擊敗隊友朱雨玲,比肩鄧亞萍、王楠等前輩,三度世乒賽女單賽場折桂。
將平野美宇擋在決賽門外,中國女乒會師決賽,已經完成了既定目標。鑒于此,站上決賽舞臺的丁寧和朱雨玲都沒有太多思想包袱。
丁寧貴為大滿貫冠軍,榮譽等身,經驗豐富;年輕的朱雨玲第一次闖進決賽,已經實現了個人歷史性突破,以拼對手的姿態現身。而且,彼此知根知底,并不需要試探,她們聯袂為球迷們奉獻了一場經典的比賽。
雖然俗話說自古決賽無名局,但這場女單決賽可以歸為名局之列。朱雨玲發揮了極高的水準,有機會大比分取得3比1領先。絕境逼出了地表最強,丁寧在接發球、相持球等環節積極尋求變化,找尋生機。
很多回合陷入了多拍相持,兩人的防守滴水不漏,以防帶攻,尋找對手的破綻。鄧亞萍、楊影等名宿對于丁寧、朱雨玲的基本功贊不絕口。沒有極佳的基本功,無法在防守上構筑一道銅墻鐵壁。
大滿貫冠軍丁寧的基本功更為出色,就贏在比朱雨玲多一板上。這就是女單的巔峰對決,攻防淋漓盡致,讓人看得眼花繚亂、拍案叫絕。
當然,自古決賽無名局這一說法是有道理的。大賽的緊張氛圍、壓力,往往讓運動員很難發揮最高水準。可這場女單決賽,丁寧和朱雨玲都呈現出了巔峰狀態。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這是她們在平常訓練中幾十年如一日的揮汗如雨所練就的。
無論是丁寧,還是朱雨玲,都不是個案。她們是中國女乒雄厚實力的代表,站在金字塔塔尖的那個人。中國女乒能夠統治世界這么多年,并不是靠鄧亞萍、王楠、張怡寧這些天才球員的個人天賦,靠的是整體的實力。
正是有了平時科學、嚴謹的訓練,讓每個頂尖球員都擁有出色的基本功和技戰術能力,才有了鄧亞萍、王楠、張怡寧這些天才的脫穎而出。這也是中國女乒源源不斷培養世界第一的關鍵因素。
現在,李曉霞退役了,但朱雨玲、陳夢等人崛起。中國乒乓球的領軍人物就像韭菜一樣,割了一茬出新一茬。
在世乒賽之前,全世界都在討論日本女單擊敗中國的可能性,平野美宇這樣天才選手涌現為這種可能性增添了砝碼。可看完這場女單決賽,還有多少人會持類似的觀點?東京奧運會,她們有多少機會能夠逆襲?
不可否認,在日本受福原愛影響的一代年輕選手正在成長起來,具備了不俗的實力,威脅到中國女乒獨孤求敗的局面。可這種強大的基本功是她們所不具備的,中國女乒團隊不僅人才儲備雄厚,教練能力世界一流,擁有科學的訓練方法,尤其是在打磨基本功方面有一套成熟的打法。
這是幾十年努力的結晶,日本女乒真正發力也就是最近幾年的事情,距離撼動中國女乒的王者地位還有漫長的路要走。從這場女單決賽折射出的信息,我們可以預見中國女乒的王者榮耀還將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