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拜仁陣容老化 那么領導層老化問題你們想過嗎

文/體壇周報特約記者老赫
最近拜仁三線戰績穩定,但在場外卻新聞不斷。拉姆宣布退役,鬧出跟高層的溝通問題,并導致體育主管位置仍無歸屬;赫內斯重返監事會主席位置后,馬上跟前隊醫沃爾法特碰面,是否會推翻過去兩年的醫療組改革前景未知;拜仁青訓依舊萎靡,面臨全面重啟……這些問題看似獨立,本質上卻有同一個源頭,那就是拜仁拖沓了近10年的管理層后備力量問題一直懸而未決,開始集中爆發。
管理層捋順,則球隊順
拜仁管理層的構架是隨著球隊的發展而一步步建立起來的。進入德甲之初,跟其它俱樂部一樣,拜仁也是協會主席加體育經理的雙巨頭結構。從1965到1980年,貝肯鮑爾的人生導師施旺擔任了15年體育經理,一手打造了拜仁的黃金時代,其中包括70年代歐冠三連冠。
之后,這一職位轉交到赫內斯手中,他將拜仁從一家負債累累的俱樂部經營成全歐財務最健康的球會之一,并在2001年重奪歐冠。
2002年,拜仁轉制成股份公司,貝肯鮑爾擔任協會主席和監事會主席,魯梅尼格擔任董事會主席,赫內斯繼續擔任體育經理,拜仁進入三巨頭管理結構。2009年,64歲的貝皇退休,赫內斯擔任拜仁協會和監事會主席,成為正式掌門人。同一年,擁有拜仁基因的內林格爾出任體育主管,但沒有進入董事會。
此后3年,拜仁開始重返歐洲巔峰水平,但發生了范加爾跟高層對抗的局面,內林格爾的溝通調節能力受到質疑,2012年主場歐冠決賽失利后,內林格爾與赫內斯在對球隊現狀的評估上分歧嚴重,最終前者去職,赫內斯請來完全沒有拜仁背景的薩默爾擔任體育主管并進入董事會,三巨頭管理構架重啟。這一變化幫助拜仁馬上取得歷史性突破,次年便斬獲五冠王。之后拜仁迎來瓜迪奧拉,怎料赫內斯因多年前的逃稅行為入獄,財務總監霍普夫納接任主席位置,管理實權則由魯梅尼格接管,三巨頭框架不復存在。
2014年4月,拜仁在歐冠8強做客波爾圖失利后,魯梅尼格跟擔任幾十年隊醫的沃爾法特爆發嚴重沖突,沃爾法特攜醫療組負氣出走,拜仁在全隊1/3球員有傷的情況下,僅靠按摩師和臨時醫生隨隊出征,在歐冠四強慘敗巴塞羅那。之后的一年,拜仁屢次嘗試與瓜迪奧拉續約,最終未獲成功。雪上加霜的是,2016年4月,薩默爾小中風,當夏離職,拜仁再度進入部分權力真空的狀態。
早在10年前,拜仁就在討論誰能接三巨頭的班。10年過去了,這一問題仍未解決,魯梅尼格和赫內斯都已年過60,最遲5年后都會逐步退出管理層。而連續兩個體育主管內林格爾和薩默爾都未能站穩腳跟,使這一問題變得更加迫切。
卡恩一代鮮有管理人才
一般來說,體育主管不但要負責教練與球員的聘用和合同談判,還要關注調解教練組和球隊間的合作氣氛,以及青訓隊跟一線隊的銜接,確保一線隊得到穩定的新鮮血液。然而,拜仁這些方面的現狀不容樂觀。
目前,教練組和球隊的合作主要靠魯梅尼格和幾個老隊員進行調解,但某些球員的不滿情緒已露出苗頭。青訓方面,則自阿拉巴之后再無合格畢業生。據媒體稱,拜仁正在考慮挖來萊比錫青訓主管塔納,借拜仁青訓中心啟用之機全面重建青訓。但如果體育主管之位一直空懸,那么青訓與一線隊脫節的情況將很難改變。
拜仁在選擇管理者時,本隊退役球星會被優先考慮。但拜仁在90年代和21世紀初的功勛球員要么沒有管理者的氣質和能力,要么不愿回來任職。最被寄予厚望的卡恩近日明言:從未考慮過擔任拜仁體育主管。
所以,高層只好把眼光放在現役球員身上。長久以來,外界一直認為拉姆是拜仁未來最合適的管理人員。但意外的是,拜仁跟拉姆談判破裂,原因是監事會以其經驗不足為由,拒絕他進入董事會。監事會的顧慮雖不無道理,卻造成管理層換代工作再次陷入停頓。
拜仁雖可從其他俱樂部挑選人才,但對比拉姆的諸多優勢,他們能否通過拜仁高標準的檢驗,并最終得到足夠的權力和信任尚難判斷。這將成為拜仁未來幾年管理上最大的風險。
中短期來看,拜仁急需填補體育主管的位置。從長遠來看,更重要的則是一到兩名5年后能夠接手魯梅尼格甚至赫內斯的舵手級人物。從這個角度看,無論口碑還是人脈,拉姆日后重返拜仁仍是眾望所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