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秀全無愧中超學習委員稱號,樹草根隊伍榜樣

6月15日晚上,在提前進行的中超第21輪比賽中,河南建業1比0擊敗延邊富德,積分達到22分,暫時排在中超積分榜的第四位。帶領一群草根球員,在連續兩年大換血的前提下,能夠有如此表現,賈秀全無愧中超班級里的“學習委員”稱號。河南建業為其他草根球隊樹立了榜樣,小投入也能在中超很好地生存。
有人可能認為這是在吹捧賈秀全與河南建業,事實并非如此。2015賽季,賈秀全率領的河南建業就獲得了中超的第五名。這樣的成績,羨煞一眾草根兄弟,羞死不少豪門大哥。2016賽季卷土重來,賈秀全面對大牌云集的外教群體,言必稱學習,謙恭的姿態,讓他成為中超班級里的“學習委員”,相比那些動輒就投入10億元的土豪而言,年投入在2億左右的河南建業,毫無疑問地成為中超班級的“學霸”。
這樣的學霸是怎樣煉成的?
1、賈秀全打造成了一支純粹的“敢死隊”,并讓他們成為自己的死忠。
河南建業的投入在2億元左右,注定不可能與其他豪門拼內援和外援的質量。怎么辦?集團老板胡葆森給了賈秀全最大的業務權威,內外援的構成由賈秀全說了算。在這樣的前提下,從2015年開始,賈秀全就一直在打造一支屬于自己的“死忠”隊伍。
連續兩個賽季,河南建業的球員組成都發生著巨大變化,兩年內走了20多個人。留下的或者轉會而來的,都是對俱樂部和主教練忠心不二的球員。球員時代的賈秀全是鐵血的,他把這種精神注入到了河南建業,每個球員都能一拼到底,忠實地執行著戰術紀律,提升了河南建業隊的戰力,讓他們贏下能夠贏下的比賽,也贏下可能贏下的比賽。
當雙方實力相當,戰術能力持平的時候,就要比拼誰踢得更為科學,誰踢得更加鐵血。因為隊員都是死忠,執行戰術紀律堅決,所以河南建業踢得更加科學;因為是一支敢死隊,所以,河南建業踢得更有血性。
2、河南建業不靠單打獨斗靠整體。
現代足球,早已不是一個人就能決定勝負的時代,馬拉多納注定成為一段神話和傳奇。決定比賽結果的首先是球隊的整體,然后在此基礎上看關鍵球員的發揮。賈秀全很好地解決了整體的問題,所以河南建業才能有2015賽季的第五名,2016賽季暫時的第四名。
看看河南建業中的球員,曾經熟悉的徐洋、肖智、張璐、譚望嵩、呂建軍、曾誠、趙鵬、畢津浩、黃希揚、祝一帆等一大批球員都已經轉會而去,剩下和轉來的球員中,除了一個尹鴻博之外,幾乎再也沒有什么大將,是一支地地道道的“平民球隊”。于是,賈秀全強調團隊精神,重視整體戰術,沒有人享受所謂的“特權”,場上11個人要相互幫助,相互融合,形成有機的整體。每場比賽,靠整體彌補個體的不足,收效明顯。
參天者多獨木,稱岳者無雙峰,那些快然獨立的人適合干個體的運動,而足球是講究整體的。賈秀全深諳這樣的道理,于是他打造的河南建業,達到了有人掏煙就馬上有人點火的境界。包括麥克格文在內的被別人認為的“廢柴”,在賈秀全的麾下,都煥發了青春。
3、俱樂部仁至義盡創造良好氛圍。
河南建業從不欠薪,俱樂部的內耗一直比較少。最近5年來,河南建業對自己的球員都“仁至義盡”,不管球員走還是留,最大限度做到了好合好散,這讓俱樂部以及球隊具有很強的凝聚力。
曾誠轉會到恒大的時候,是自由身。當時,曾誠拿的是頂薪,他卻再也沒有與建業續約,自由身加盟廣州恒大。趙鵬走的時候,胡葆森也沒有過多阻攔。然后就是后來的畢津浩、肖智、譚望嵩、張璐、徐洋等一眾球員的轉會,河南建業都給予了最大的理解與支持。即使像畢津浩這樣相對年輕的球員,建業也好人做到底,讓他轉會到了上海綠地申花。當然,后者為畢津浩付出了總共1.2億元的代價,這也是迄今為止本土球員轉會的標王。
肖智、徐洋、張璐等在河南球迷中擁有很高人氣的象征性球員,也都在俱樂部的支持下各自遠走他鄉。最近三年來,在本土球員的轉會事宜上,河南建業是最為大度的俱樂部。這種做法,看似是球員的流失,實際上讓隊伍的建設變得更加有序而規范。